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党政 -> 市县风采
贯穿全链条的技术型新农人
隆德“黄芪工”田间车间两头“掘金”
2025-07-31 08:38:30   
2025-07-31 08:38:30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  在固原市隆德县,“黄芪工”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劳务工人,而是贯穿“引、育、繁、产、加、销”全链条的技术型新农人。7月30日,记者获悉,这些掌握标准化种植和精深加工技艺的“黄芪工”们活跃在田间地头、工厂车间,带动3540人增收1200万元。

  在隆德县沙塘镇马河村的黄芪基地里,利用标准化的“低温催芽+覆膜保墒”技术,“黄芪工”们抢抓时令,完成了整地施肥、播种育苗、覆膜压沙等标准化种植工序。“进入7、8月,得及时疏沟排水,还要追肥补钾。”正忙着为黄芪打顶摘蕾的村民郝爱玲边干活边介绍。这个曾经的贫困村,过去靠种庄稼,村民年收入不足万元,如今通过发展1600亩黄芪产业,采取“土地租金+基地务工+合作社分红”模式,实现了收入大幅增长。郝爱玲说,现在她的年收入已突破4万元。

  “黄芪工”们的身影还活跃在药材企业的加工车间和销售环节。在宁夏国隆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,工人们操作切药机,将黄芪切成厚薄均匀的斜片。已在该公司工作5年的联财镇联财村村民柳苗苗每月不但能领取2000多元工资,公司还包收购她家种植的3亩黄芪。该企业还特别设立残疾人分拣岗位,通过“以工代训”方式,实现“托养一人、温暖一家”。据悉,该企业扶贫车间已吸纳固定职工16名,其中残疾人5名,种植基地季节性用工人数达60余人,人均年收入1.3万元左右。

  近期,宁夏国隆药业有限公司订单量同比增长50%。销售经理黄博介绍,目前企业每天要处理数百个订单,产品主要销往福建、上海等地。为应对订单需求,该公司专门成立了“黄芪工”发货小组,优化发货流程,提高发货效率。

  “‘黄芪工’劳务品牌已成为带动就业、助推产业发展、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。”隆德县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隆德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,已发展黄芪、黄芩等道地药材30万亩,建成7个千亩示范基地、5个百亩育苗基地和12个林药间作基地,中药材年产值达13亿元,产业规模居宁夏首位。通过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模式,农户流转土地每年可获得最高700元的亩均租金,药企在每个基地的季节性用工超过200人,人均月收入在2800元以上。(记者 师越)

【编辑】:王雪玲
【责任编辑】:邹炜新